01

内蒙古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在阿拉善启幕 张文韬黄雅丽现场参观巡展 2025年05月26日

人形机器人展示成为全场最受欢迎的互动体验项目。 娜美拉摄

本报讯(记者徐爱翔 李昕冉见习记者侍新元)今年5月24日至31日是第二十五个全国科技活动周,5月30日是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5月24日,以“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的内蒙古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在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多功能体育场拉开帷幕。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文韬,盟委书记黄雅丽,自治区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赵远亮,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王颖中,盟委委员、阿拉善左旗委书记刘志强,副盟长刘德翠等现场参观巡展。

本次活动是我盟首次作为主场区承办的一次科技盛会。活动现场设置沙漠生态科技成果、人工智能体验、航天科技成果和科普作品、公共安全科技等主题展区,通过“沉浸式观展+交互式体验”,集中展示自治区重大科技成果与阿拉善特色创新成果,为公众带来多元科技体验。活动还引入一系列互动性强、体验性好的项目,通过现场演示、展演、有奖问答等形式,充分调动公众参与热情,让大家在沉浸式体验中了解科学知识、感受科学乐趣、领悟科学精神。巴彦浩特居民高培刚说:“机器狗、机器人等新奇展品让人大开眼界,既让孩子们增长了见识,也激发了他们探索科技世界的兴趣,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作为内蒙古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的一部分,5月23日,内蒙古科技活动周科普小分队走进阿拉善,通过多元形式展现科学魅力,以更富创造力的科普活动让科学知识走进公众生活。

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关慧明围绕《技术创新支撑 发挥品质优势 做强区域蔬菜产业》主题,为阿拉善左旗各领域科技特派员带来一场精彩的经验交流会。他结合多年实践经验,用鲜活事例、真挚情感,分享了怀着科技富民初心、技术助农恒心,扎根田间地头服务农牧民的经历,激励科技工作者发扬吃苦耐劳精神,在劳动中锤炼品格、磨炼意志,实现个人价值。 阿拉善左旗科技沙产业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吴欢说:“聆听了关慧明老师扎根农村几十年的经验分享,他服务农村的情怀和实干精神让我深受触动。作为沙产业企业科技特派员,我们将结合培训收获,深入开展农牧区科技服务,为农牧民和企业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当天,在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阿拉善中学,北京助航者空天科普发展中心主任、空军招飞局原副局长、中国航空学会科普委员张洁以《我国航空业发展与职业需求》为题,为现场同学讲解我国航空业发展现状、职业需求状况、航空人才早期培养新模式,引导青少年树立科学思想,掌握科学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航空科技兴趣。讲座中,张洁还通过互动游戏,模拟测试学生是否具有飞行员潜质,现场气氛热烈。

为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政策落地见效,5月24日,全区科技系统科技创新政策“大比武大练兵”知识竞赛在巴彦浩特举行。来自全区12个盟市的60名科技管理人员齐聚一堂,以赛促学、以学促用,充分展现了科技战线的专业素养与创新活力。

本次竞赛由自治区科学技术厅主办,以“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设置笔试和抢答两大环节,内容涵盖党史党建知识、科技创新政策法规及自治区科技创新新部署新要求。比赛现场,各代表队选手精神饱满、准备充分,在笔试环节专注答题,在抢答环节争分夺秒,展现出扎实的政策理论功底和敏捷的思维反应能力。

据了解,此次内蒙古科技活动周期间,由自治区医疗、农牧专家组成的科普小分队将深入阿拉善左旗苏木镇、社区,开展义务诊疗和实地技术指导,将实用科技与惠民政策送到基层一线;全盟科普示范基地将免费开放并组织互动活动,企业科技特派员将通过“蒙科聚”平台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政策宣传与“一对一”诊断服务;由多部门联合开展的“科普进社区”活动将通过“云上科普”小程序与线下服务覆盖医疗、安全等领域;专为科技工作者开设的心理咨询服务将通过线上12355热线(24小时)与线下预约(0483—8353417)的形式,提供压力疏导。此外,阿拉善左旗部分苏木镇将开展沙产业专题科普活动,邀请专家针对肉苁蓉、锁阳等特色产业开展“线上线下课堂讲座+现场教学”技术培训;科研机构、高校及高新技术企业将开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验室和生产线,邀请公众近距离接触科技前沿;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群众性实践活动将推动科技资源向农村牧区延伸;网络平台将同步推出短视频、直播等高质量科普作品,打造“云端”科技体验,强化公众参与感。5月30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阿拉善盟主场活动将在阿拉善左旗启动,现场将举行“全盟特色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签约仪式,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并开放特色科普展区,宣传科技工作者典型事迹,凝聚科技创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