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纳日娜 通讯员 刘雪儿
赵小丽 孟煜然 贾勃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我盟水资源紧张的背景下,节水行动显得尤为关键。如今,从农田到企业,从城区管网更新到供排水改造,我盟各地都在积极探索节水新路径,全力推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水动力”。
在孪井滩示范区,春灌工作刚刚落下帷幕,万亩良田得到充足的滋养。今年以来,示范区通过优化渠道布局,调整农业节水作物面积1万亩,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实现农业节水35万立方米,大大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示范区农牧林水局水务办主任李有宝说:“我们以重点行业领域节水为抓手,以推动示范区水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为目标,健全节水标准体系,强化节水监督和管理,调整种植结构,不断促进农业节水与增效协同发展,把节水行动真正落到实处,为示范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水资源支撑。”
阿拉善高新区通过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将再生水、集蓄雨水、苦咸水等非常规水源纳入区域水资源统一配置,着力打造“工业第二水源”,引导支持高耗水企业建立水循环利用系统,成功挖掘非常规水资源900万立方米。阿拉善盟沪蒙能源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聪说:“生产用水是企业稳定运行的基础,高新区通过打造‘工业第二水源’,切实解决了我们生产中的用水困难,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此外,阿拉善高新区将水权指标短期交易和水指标争取作为破解“水困”瓶颈的主要突破口,近年来共争取黄河水指标786.85万立方米,解决27家企业水指标紧缺问题;累计盘活并交易闲置黄河水指标973万立方米,53家企业受益。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阿拉善高新区乡村振兴办公室二级主管贾勃说:“我们将园区工业项目的落地、建设、用水等情况与水权转让相关工作无缝对接,并确立了‘以项目争取指标、以收储统一指标、以平台分配指标’的水权转让工作新思路。积极引导黄河水指标向高效率、高效益行业流转,切实盘活闲置水资源,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
时下,在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巴丹吉林街、安德街、吉兰泰路,供水改造二期(与污水、雨水管网改造合并)工程正如火如荼进行。据了解,2024年,阿拉善左旗住建局与阿拉善左旗城乡水务公司联合启动巴彦浩特水质提升增效管网改造工程,总投资约5.93亿元,包括4个子项目,分三期实施。
阿拉善左旗城乡水务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付勇说:“二期项目计划改造31公里供水管网、16.4公里污水管网、22公里雨水管网。自4月25日施工以来,已完成供水、污水、雨水管网6.1公里。当前,施工团队争分夺秒、倒排工期,确保工程早日竣工。”
阿拉善左旗城乡水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石培宏介绍,通过供水、污水、雨水管网改造,将有效解决城区供水主管网及阀门设施老化、跑冒滴漏等问题,大幅降低维修率与漏损率,同时收集、利用好污水、雨水等,可实现节约用水、提升供水效率目标。下一步,该公司将持续加强施工管理,严格把控工程质量,保障这项惠民工程发挥实效,让城市供排水系统焕发新活力。
记者从盟水务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我盟已争取到绿色高产高效项目资金199万元,规模粮油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资金520万元;3个工业节水技改项目和2项非常规水利用项目完成建设,8家企业通过自治区工信厅和水利厅评审,建成节水型企业,全盟实现节水增供186万立方米。盟水务局副局长张永明表示:“我盟目前已形成定期会商、联合督导的水务工作模式。下一步,将紧盯节水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强统筹调度,整合各方资源,协调各部门形成节水合力;优化水资源配置,根据实际需求精准调配;加强对节水项目的规划与推进,确保各项节水措施落实到位。同时,密切关注节水工作进展,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全力推动节水行动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