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25日
本报讯(记者曾令飞 通讯员王霞)记者从盟林草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我盟已建立起旗、苏木(镇)、嘎查三级林草有害生物监测体系,投用11个远程预警监测系统,实现重点区域监测全覆盖。
近年来,我盟始终将林草有害生物防控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统筹推进全盟林草有害生物监测预警、防控、检疫监管等重点工作,采取多种形式的生物防治措施,积极推进有害生物防控。在阿右旗蝗虫发生区投放灭蝗鸡苗14000只,推广灭蝗生态防控模式,防治面积达14万亩;针对梭梭林区虫害,通过悬挂人工鸟巢实现长期控制虫害,防治面积达4.6万亩;在鼠害发生区域,通过“招鹰控鼠+生物制剂防治”双措并举,鼠害防治面积达183.1万亩。在防治器械运用方面,有针对性地采用飞机防治、地面机动喷雾、人工物理防治等手段,确保防治效果,全盟已完成防治面积217.3万亩。
为守牢林草苗木种苗安全入口关,以“护绿行动”为抓手,各旗区植物检疫部门主动对接重点项目建设单位开展检疫检查、跟踪监测服务,依托全国林草植物检疫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平台,建立种苗检疫工作衔接机制。截至目前,全盟已完成重点项目区调运复检213批次18650.77万株,落地复检率100%。同时,建立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与巴彦淖尔、鄂尔多斯、乌海等地签订重大林草有害生物联防联控备忘录,共享监测数据、协同开展防治,形成“信息互通、防治互动、责任共担”的区域防控格局。
据了解,我盟还与北京林业大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展“额济纳胡杨林柳脊虎天牛形态和生物学特性研究”“阿拉善荒漠林区梭梭木虱生物学特性和预警监测防控技术研究”等课题研究,不断提升林草有害生物防控的科技含量和实际效果。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