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25日
○本报记者 杨学荣
见习记者 娜美拉 通讯员 王甲琼
在阿拉善27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纵横交织着全长7273.38千米的178条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10323千米的251条配电线路,92座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日夜不停地运转。保障这些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就是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的内蒙古电力集团阿拉善供电公司。
多年来,内蒙古电力集团阿拉善供电公司以党建为引领,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总抓手,以深化精神文明建设为着力点,制定《全国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方案》,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将文明基因融入电网建设、民生服务和推进乡村振兴的具体行动中,以“电”为笔,绘就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新画卷。
公司通过张贴文明标语、宣传画及签订《文明行为承诺书》等形式,引导广大职工爱护公共环境,自觉维护公共秩序;认真履行共建责任,常态化深入包联小区开展植绿、清理垃圾、规范停车秩序等活动;组织志愿者开展理论宣讲、用电安全检查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引领广大居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美好家园……“我们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广泛开展道德讲堂‘进旗区’‘进厂区’‘进嘎查’‘进社区’活动,分众化、互动化进行理论宣讲,弘扬新时代道德风尚,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公司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姜雪说。
为更好地服务百姓,阿拉善供电公司成立“电亮驼乡”志愿服务队,不仅架起了民族团结的“连心桥”,更让“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承诺在具体实践中落地生根。额济纳旗胡杨林深处居住着许多蒙古族牧民,其中有些牧民不懂汉语,缴费、报修存在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志愿服务队员自学蒙古语,上门为牧户讲解安全用电常识,教大家如何线上办理业务。有一次,牧民阿拉腾家里的电线因老化起火,服务队连夜驱车200公里抢修,令阿拉腾老人十分感动。“当时电灯重新亮起的那一刻,所有的翻山越岭都是值得的。”公司团委副书记常雪婷说。
如今,“电亮驼乡”志愿服务队共有队员867人,下设21支志愿小分队,成立4年来共开展志愿服务489次。其中,植绿护绿子项目“志愿服务行 驼乡添新绿”先后荣获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第四届内蒙古自治区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银奖;“电亮驼乡”志愿服务项目荣获第九届内蒙古自治区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银奖。
为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传承和弘扬北疆文化,阿拉善供电公司深入开展“榜样就在身边”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定期组织召开先进事迹宣讲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2021年至今,该公司40余人荣获盟市级以上荣誉。其中,修试管理处5人荣获“中国好人”称号;职工苏依勒图荣获“全区道德模范”称号;黑鹰山供电所先后获得“北疆楷模”“全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
多年来,阿拉善供电公司将电网建设与强边固防深度融合,启动“光明戍边”工程,在海拔3200米的无人区架设输电线路,为长期依赖柴油发电机供电的阿拉善边防哨所通上了网电。如今,全天候的安全供电使雷达站信号始终稳定,大幅提升了边防部队的执勤保障能力。
“截至目前,我公司有3个供电分公司获评‘自治区文明单位’,3个供电分公司获评‘阿拉善盟文明单位’。我们将继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融入血脉,用责任和担当描绘文明新图景,用真诚与服务温暖千家万户。”阿拉善供电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张晓桐说。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