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普之光照亮阿拉善每个角落

——阿拉善盟科学技术协会五年工作综述

2025年06月19日

○见习记者 侍新元

五载砥砺奋进,五载春华秋实。在广袤的阿拉善大地上,科技创新的种子生根发芽,科普惠民的春风遍拂城乡。

过去五年,阿拉善盟科学技术协会团结引领全盟科技工作者,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服务大局中彰显担当、在深化改革中激发活力,交出了一份基层组织完善、科普活动丰硕、科技人才汇聚、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的优异答卷。

科协组织是党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五年来,盟科协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思想政治引领贯穿科协工作全过程,确保科技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全盟上下凝心聚力,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坚实的思想保证。在盟科协机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郑重写入“三定”规定;在11个学会(研究会)的章程修订现场,代表们热烈讨论,一致通过将其作为学会发展的核心主线。盟科协党支部获评“盟直机关堡垒支部”,党员干部带头修订31项规章制度,筑牢思想与制度双重防线。大力开展“科普+民族团结”系列活动,“科普大篷车”开进社区广场,科技志愿者一边发放图文并茂的科普手册,一边用汉蒙双语讲解科技知识如何助力美好生活,润物无声地传递“五个认同”,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科协组织如根须般向下深扎、向上生长。五年间,我盟科协组织体系实现历史性突破——新增企业科协47家,全盟苏木镇、学校基层科协实现机构全覆盖;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科协、阿拉善生态沙产业创新创业园科协相继成立,实现了高校科协、园区科协“零”的突破。目前,全盟共有苏木镇(街道)科协30家,中小学校科协32家,高校、园区、科协各1家,企业科协56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达85%。

如今,一张覆盖全盟,触角深入园区、企业、苏木镇、学校的高效服务网络已经织就。

在位于孪井滩示范区工业园区的内蒙古利元科技有限公司中央控制室,来自自治区级学会的专家团队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正观看实时车间画面和设备数据变化,处理生产技术疑难问题。“以前遇到技术难题要四处求援,现在科协组织就是我们的‘娘家’,随时能联系到专家帮助解决。”该公司总经理童绪刚感慨道。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五年来,盟科协坚持以能力提升为立身之本,举办6期基层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累计培训200余人次;加强科普队伍建设,组建科学家精神宣讲团、科普专家团等,全盟注册科技志愿者达1200余人;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征集评审优秀学术论文372篇,其中9篇获自治区级奖励。自治区“最美科技工作者”白金香告诉记者,科协不仅提供了展示成果的平台,更通过培训和交流,持续激发科技工作者服务基层的热情。作为阿拉善科技工作者的优秀代表,我盟老科协工作者乌尼孟和荣获2025年度中国老科协科学技术奖。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如何以科技创新助力阿拉善特色产业发展?盟科协把答卷写在广袤的田野和牧场。

在额济纳旗驼奶基地,牧民们围着“阿拉善驼业科技小院”的技术员,急切询问驼奶增产的诀窍。作为全盟首家驼业科技小院,这里的技术人员承担着8个嘎查、80户牧民的科技服务工作,内容涵盖肉苁蓉种植、锁阳培育、荒漠治理等。牧民苏和算着账,脸上笑开了花:“学了新法子,驼奶产量多了,去年家里收入增加了3000多元。”

“大家看这土壤墒情,滴灌带埋深3厘米最合适。”在阿拉善左旗实施节水灌溉的农田里,农技专家王永宏蹲下身,用粗糙的手指捏起一撮泛着潮气的沙土,又抬手指向远处成排的滴灌设备,向围拢过来的农牧民们讲解:“水量控制要看准压力表,每亩地每次灌水不超标,这样既能保证玉米根系吸足水分,又能比传统漫灌省出近一半水量。”

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当我盟“百名专家科普传播行”的队伍深入各苏木嘎查,开展“入户式”问需、“点单式”服务时,一批批困扰农牧民的生产难题迎刃而解。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是科协的使命所在。盟科协全力打造“善行科普 智惠驼乡”品牌,让科普之光照亮每个角落。

在阿拉善盟科技馆“AI超越人类”主题巡展的VR体验区,小学生们轮流戴上头盔,兴奋地跟随VR画面挥舞手臂,仿佛置身于未来世界,馆内充满了孩子们的惊叹声和欢笑声;在“天宫课堂”第四课开讲期间,该馆联合阿拉善左旗4所中小学开展联合行动,邀请明德小学近60名师生走进科技馆,学生们踊跃举手参与航天知识问答。这一刻,青少年深刻感受到宇宙的浩瀚与科学的魅力。五年来,阿拉善盟科技馆累计举办主题科普活动260场,接待观众超26万人次,获评全国和自治区两级“科普教育基地”。

科普的足迹远不止于此。科普大篷车和“流动科技馆”的车轮滚滚,五年来行程超5万公里,将科学的种子播撒到全盟每一个苏木镇、嘎查村;在阿拉善左旗,“云上科普进社区”项目让21个社区的居民动动手指就能获取科学知识;覆盖全盟的科普广播《阳光91》每天将科学之声传送给城乡群众……

五载耕耘,硕果盈枝。五年来,我盟各级科协累计开展各类科普活动近970场次,发放科普宣传资料10万余份,受众超23.2万人次;7915名“科普中国”信息员织就了强大的科普传播网络,程业森、李彦军等 一批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获国家及自治区表彰;阿拉善生态沙产业展览馆成为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钱学森精神在阿拉善薪火相传……未来,盟科协将继续团结带领全盟广大科技工作者,聚焦办好自治区“两件大事”和落实盟委“157”发展思路,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阿拉善新篇章。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