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19日
本报讯(记者纳日娜)记者了解到,为筑牢食品安全防线,今年以来,我盟以守护群众 “舌尖安全” 为目标,深入推进食品生产全链条监管改革,将制度创新与数字监管深度融合,着力构建 “制度严、检查准、追溯实、响应快” 的现代化智慧监管体系,推动传统监管模式向精准化、智慧化转型升级。
在许可准入环节,我盟创新实施 “许可前风险评估+许可后跟踪检查” 机制。监管人员通过现场核查,将设备缺陷、工艺漏洞等问题纳入日常监管清单,并建立许可数据与监管台账实时对接机制,确保企业整改事项 100% 跟踪闭环,有效破解了准入监管衔接不畅的难题。针对非法添加、超范围使用添加剂等食品安全问题,我盟立足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布局,推出 “问题导向+风险分级”监管模式,以年度全覆盖检查为基础,通过数据分析精准锁定高风险区域与品类,针对乳制品、肉制品等高风险产品开展 “点穴式” 靶向抽检,显著提升了监管精准度。
推广应用监督检查系统是监管体系升级的关键。目前我盟已实现食品安全检查任务派发、记录、整改反馈全流程线上闭环管理。同时,相关单位通过组织开展专项培训、分享常见问题解答指南等举措,不断夯实智慧监管的硬件基础与人才储备,有效提升了一线监管人员的专业能力。
在追溯体系建设方面,我盟积极对接自治区食品安全追溯平台,按照规模、品类、风险等级梳理特色食品企业台账,从追溯体系末端发力,推动企业实现从原料到成品的全过程内部安全监管。盟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安全监督管理科副科长李洋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全链条监管改革,以制度创新与技术赋能双轮驱动,推动食品生产监管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全力打造食品生产安全监管的‘阿拉善样板’,为群众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手机扫一扫]